Gaming Notebook 電競筆電 / Business Laptop 商務筆電 / Gaming Console 電競掌機 / Gaming PC 電競桌機 / Mini PC 迷你電腦
-
紅點設計大獎肯定!全新ASUS E410/E210筆電接力上市,全齡適用國民機種 享受日常娛樂就要「小.輕.新」!
華碩宣布全新設計的ASUS E410筆記型電腦今起在台上市!ASUS E410以全新獨特的設計外觀亮相,獲得「2020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肯定,提供亮麗出眾的「夢幻白」、「玫瑰金」及「夢想藍」三色供消費者做選擇,從不同角度觀看,會呈現如彩虹般的顏色變化;背蓋設計將ASUS標誌拆解成多個小圖案,搭配具現代感的斜線設計,展現獨特的清新風格。同時,鍵盤上的「Enter 鍵」更採用大膽的亮黃色邊緣撞色設計,十分搶眼!以及其180° 螢幕轉軸設計,可將筆電完全平放於桌面,無論是在沒有投影設備的情況下進行業務簡報,或是與三五好友分享照片、討論出遊行程,180° 螢幕轉軸設計讓分享螢幕內容更加方便。ASUS E410也搭載NumberPad虛擬數字觸控板,只要輕觸觸控板右上方圖示,即可開啟數字鍵盤,對於需要經常輸入數字的消費者來說相當便利。隨機附贈Microsoft 365個人版一年訂閱(市價NT$2,190),可享最完整、進階的Office應用程式,以及1 TB雲端儲存空間。 ASUS E410搭載Intel® Celeron®處理器、4GB記憶體與64GB儲存空間,以平實的價格與全齡適用的筆電功能,加上NanoEdge窄邊框設計的14吋Full HD螢幕,適合基本文書處理、日常上網及喜愛追劇的消費者。擁有小巧輕薄的機身ASUS E410可輕鬆放入隨身包包中,最高12小時的超長電池續航力,讓使用者可擺脫充電器的束縛,隨時隨地都可彈性工作或享受日常娛樂。搶眼的獨特外觀設計,盡情展現個人風格,就要與眾不同!ASUS E410筆記型電腦,建議售價:NT$ 13,900 除了14吋的ASUS E410外,華碩也將在8月推出搭載11.6吋螢幕的ASUS E210,更輕盈精巧的1.05公斤機身堪比平板,卻擁有筆電的效能與功能,同樣獲得「2020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肯定,適合重度影音娛樂愛好者,享受寬廣視野不設限,無論身在何方皆可即時投入工作、盡享最佳影音娛樂體驗。ASUS E210筆記型電腦,建議售價:NT$ 11,900
-
AMD發表全球首款64核心PRO工作站Lenovo ThinkStation P620,為現代專業人士帶來巔峰效能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搭載AMD PRO技術,帶來具領導地位的效能、領先業界的頻寬並內建企業級安全與管理功能,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比對手最頂尖的雙處理器工作站帶來高達27%的多執行緒效能提升註1,在超過25個應用程式與量測程式中拿下效能領先優勢註2 AMD(NASDAQ: AMD)發表全新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系列處理器,以企業級AMD PRO技術打造,內含高達64核心以及無與倫比的頻寬註3。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專為OEM與系統整合廠商的專業級工作站量身設計,獨家提供全方位運算功能,憑藉無可匹敵的核心數量註4運行各種多執行緒工作負載,並針對執行緒較少的工作負載提供高頻率單核心效能。這樣的組合讓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成為藝術家、建築師、工程師以及數據科學家們的最佳選擇。 搭載AMD Threadripper Pro 3995WX註7的Lenovo全新ThinkStation P620將於今年秋季推出,為全球首款64核心PRO專業級工作站系統,採用單CPU設計,提供前所未有的驅動力、效能以及靈活性。 Lenovo工作站與客戶端AI事業部總經理Rob Herman表示,我們的客戶需要領先同級產品的創新解決方案以滿足最嚴苛的應用需求。藉由搭載AMD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Lenovo最新的工作站ThinkStation P620為使用者提供更具智慧的解決方案,以便創建複雜模型、渲染出如照片般逼真的影像、或是分析地球物理與震測資料詮釋,同時提供關鍵的安全防護與擴充功能,確保專業使用者能安全且有效率地工作。 針對要求最嚴苛的專業環境量身打造,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提供強大效能,支援8K渲染與編輯、驅動複雜的視覺化和多元模擬,並快速處理大量程式碼,讓專業使用者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更多工作。憑藉著Threadripper Pro 3995WX超越其他雙處理器系統的絕佳效能,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重新定義工作站的勢力版圖註8。 基於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的工作站將連結性與頻寬提升至全新水平。 首款支援PCIe® Gen4的專業工作站,充分釋放新一代繪圖與儲存設備註9的潛力 128條PCIe® Gen4通道,頻寬為對手雙處理器系統的高達2.5倍註10 領先業界的記憶體頻寬註11,支援8通道ECC RDIMM、LRDIMM以及UDIMM DDR4-3200記憶體 支援2TB記憶體,為對手的高達2倍註12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配備AMD PRO技術,提供眾多企業級功能: AMD PRO安全防護-多層次內建安全功能,協助保護敏感資料 AMD PRO管理功能-簡化部署、影像建立、以及能與使用者現有基礎架構相容的管理功能 AMD Memory Guard-完整的記憶體加密機制,協助防範對敏感資料發起的實體攻擊 AMD PRO Business Ready-18個月的軟體穩定支援,以及24個月的產品持續供應支援 註1: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0年6月8日執行,採用Cinebench R20 nT基準測試,比較搭載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的公版系統與(2) Intel Xeon Platinum 8280處理器的多執行緒效能。實際量測結果可能有所差異。CPP-15 註2: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0年7月7日執行,採用多種CPU量測程式,比較搭載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X的公版系統,以及搭載2顆Intel Xeon Platinum 8280處理器的系統。實際結果可能有所差異。SPEC®與SPECviewperf®係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公司的註冊商標,詳情請參閱官網www.spec.org 。CPP-66 註3:根據AMD內部分析,2020年6月,比較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與Intel Xeon Platinum 8280的記憶體頻寬規格。CPP-06 註4: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內含高達64個核心,對比Intel Xeon Scalable工作站處理器8280內含28個核心。CPP-03 註5:全系統記憶體加密功能內建於AMD Memory Guard,支援此功能的處理器包括AMD Ryzen PRO、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以及AMD Athlon PRO處理器。PP-3 註6:最先進的定義係指在更微縮的節點採用卓越7奈米製程技術,以及在工作站處理器市場獨家推出PCIe® 4.0功能。CPP-77 註7: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最多內含64個核心,對比Intel Xeon Scalable工作站處理器8280最多內含28個核心。CPP-03 註8:根據AMD效能實驗室於2020年6月8日進行測試,採用Cinebench R20 nT基準測試,比較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公版系統的多執行緒效能,對比搭載(2)個Intel Xeon Platinum 8280處理器的系統。實際量測結果可能有所差異。CPP-14 註9:根據AMD內部分析,2020年6月1日,比較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與Intel Xeon Platinum 8280的PCIe®規格。CPP-10 註10:根據AMD內部分析,2020年6月1日,比較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與Intel Xeon Platinum 8280的PCIe®規格。CPP-10 註11:根據AMD內部分析,2020年6月,比較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與Intel Xeon Platinum 8280的記憶體頻寬規格。CPP-06 註12:根據 AMD內部分析,2020年6月1日,比較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與Intel Xeon Platinum 8280的記憶體容量規格。CPP-07 註13:AMD Ryzen處理器的提升頻率(max boost)係指在工作負載突然升高的單執行緒作業時,處理器內部單一個別核心能達到的最高時脈。提升頻率受到多種因素所影響,包括但範圍不限於:散熱膏;系統散熱配備;主機板設計與BIOS;安裝最新版本AMD晶片組驅動程式;以及安裝最新釋出的作業系統更新檔。GD-150 註14:基礎頻率係指在處理器的標準TDP功耗下,處理器在執行典型作業負載時的適合時脈速度。
-
Lenovo新世代電競筆電軍團,Legion 5i開箱動手玩
Lenovo(聯想)前陣子針對自家的電競品牌Legion進行了重新布局,將電競筆電如同CPU處理器一樣以3、5、7型號命名方式,由低至高進行分級:3為入門輕電競,5則屬效能與價格平衡,7則自然就是最為頂級的系列。 以市場需求來說,5系列兼顧效能與價格,理論上會是銷量的主力,也因此改名後首批推出的機型,5系列就推出了5、5i和5Pi三種款式系列,而小編這次要為大家帶來的開箱的是這三者中的Legion 5i。 Legion 5i在外觀的設計上與去年的Legion系列有著相當程度的差異,特別是在上蓋LOGO設計的部分,原本的位於中央的「軍團十字」圖樣被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改成文字的版本,並與自家的YOGA系列筆電一樣將其移動到了上蓋邊緣,此外還在上頭做了一層特殊的反光處理,雖然不是特別明顯,但在不同的光線角度下會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讓整體的外觀看起來低調又不失變化。 翻開筆電之後,第一眼見到的勢必就是螢幕了,Legion 5系列的螢幕皆為15.6吋的Full HD IPS螢幕,色彩的涵蓋面積最高可以達到100% sRGB,因此即便是電競筆電,但在色彩的表現能力上也是具備一定的水準的。值得注意的是,Legion 5、5i與5Pi在螢幕更新率上面是有些許差異的,Legion 5的螢幕更新率最高為144Hz,5i與5Pi則是更高的240Hz。 在散熱設計上,5i與現今許多電競筆電一樣,使用了類似超跑的「翹臀」設計,也在筆電的兩側與後端皆有風扇開孔,官方在5i中導入全新的Coldfront 2.0散熱技術,用上了高達67片葉片的散熱風扇和導熱銅管,以此提升更好的散熱效率,也減少風扇運轉時產生的噪音,根據小編的實際體驗,即使用筆電遊玩《全境封鎖2》一整個下午,也僅有鍵盤上方有比較溫熱而已,在散熱方面的整體表現確實不錯。 最後在I/O的部分,Legion 5i提供了4組USB 3.2 Gen1 Type A,其中一組支援Always On 充電功能,一組支援DisplayPort畫面輸出的USB 3.2 Gen 2 Type C、HDMI 2.0、RJ45網路孔、3.5mm音源埠,在無線連接方面,Legion 5i也具備了支援Wi-Fi 6的連線能力。 Legion 5i在規格的上提供相當高的客製化空間,小編手中的版本在CPU的部分使用Intel Core i7-10750H(另有提供Core i5-10300H),顯示卡則為NVIDIA GTX 1650Ti 4GB GDDR6(最高可搭配RTX 2060),搭配16GB DDR4-3200記憶體與256GB SSD+1TB HDD硬碟。 身為Legion筆電系列,在重新命名規劃的首波產品,Legion 5i簡約不張揚的外觀設計,以及可以多樣客製化的硬體細節,藉此來滿足各種不同預算與用途需求的客群,也讓此系列產品能夠更加貼近普羅大眾玩家。 剛好現在隨著畢業季的結束,應該有不少玩家正在物色一台新筆電渡過暑假與未來的校園或職場生活,Legoion 5i平衡且多元的硬體規格,相信能夠讓各位玩家找到最符合自身期待的筆電喔! 廠商名稱:Lenovo聯想 官方網站: 連絡電話:(02)2778-8997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華為 X 燦坤 強強聯手,做伙服務您!年度盛典最殺折扣 一日店長限量好禮,HUAWEI MateBook D15筆電一元起標 預購再享近NTD 13,000獨家好禮
全球通訊領導品牌HUAWEI不斷致力於智慧終端體驗的開拓與創新,上半年陸續在台推出各式多元新品,包括廣受全球消費者喜愛的HUAWEI WATCH GT 2系列、HUAWEI WATCH GT 2e運動穿戴產品、HUAWEI MateBook D系列美型筆電及真無線藍牙降噪耳機HUAWEI FreeBudds 3系列等,為消費者帶來領先科技,提升智慧生活新體驗。 華為持續推動在地化經營,深耕通路,今日(8)更與台灣資訊通路領航者燦坤攜手,結合雙方品牌與通路優勢及資源,於7/10(五)-7/13(一)燦坤會員特典活動中,做伙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及優惠的產品價格回饋廣大消費者。 華為技術台灣總代理訊崴技術總經理 雍海 表示:「華為長期聚焦於有意義的科技研發與創新,推動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很高興參與今年燦坤會員特典,結合雙方資源,聯手提供超值的美型筆電HUAWEI MateBook D系列預購優惠活動;同時也將與燦坤展開全面性策略合作,未來與燦坤,將在業務銷售、行銷合作、專區專櫃、實機體驗、產品教育訓練等各面向,展開全面合作;期待透過雙方的資源及人力投入,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讓更多消費者有機會接觸、親手體驗華為全系列產品的科技魅力。」 品牌特別加碼,邀請3C達人 Tim哥及宅男女神解婕翎分別於7/10(五)及7/11(六)在燦坤台北士林旗艦店與高雄新光華店,擔任HUAWEI MateBook D系列一日店長。活動中除了現場直播開箱與粉絲互動外,更將舉行超吸睛的一元競標HUAWEI MateBook D15美型筆電活動,還有眾多好禮將在一日店長活動中送出。歡迎消費者前往活動現場,一起共襄盛舉!此外,即日起至7/13(一),凡至指定燦坤通路預購HUAWEI MateBook D14 / D15美型筆電,更可獲得總價值最高近NTD 13,000的超殺預購好禮! 燦坤會員招待特典期間,將別於7/10(五)、7/11(六)二日舉行HUAWEI MateBook D系列一日店長活動,邀請3C達人 Tim哥及宅男女神解婕翎至現場直播開箱筆電與粉絲互動,線上看直播的粉絲們,也可以參加留言互動活動,有機會可以把HUAWEI WATCH GT 2e帶回家!直播活動後,緊接著進行超殺的「一元競標HUAWEI MateBook D15美型筆電活動」,與現場消費者互動!歡迎大家抽空前往現場搶標! 【一日店長、HUAWEI MateBook D15一元競標台北場】 活動時間:7/10(五) 20:30-21:30 活動地點:燦坤士林旗艦店 (台北市士林區中正路115號) 一日店長:3C達人 Tim哥 【一日店長、HUAWEI MateBook D15一元競標高雄場】 活動時間:7/11(六) 16:30-17:30 活動地點:燦坤新光華店 (高雄市苓雅區光華一路160號) 一日店長:宅男女神 解婕翎 【看直播 拿好禮】 在進行HUAWEI MateBook D系列一日店長直播活動時,消費者可於華為台灣粉絲團同步觀看直播,於直播貼文下方留言:「買筆電就選HUAWEI MateBook D系列」,並@一位好友,即有機會獲得 HUAWEI WATCH GT 2e 乙支(不挑色),二場一日店長直播活動將各抽出1名幸運兒。 【拍照打卡 抽穿戴】 7/10 (五) 至7/13 (一) 活動期間,凡於燦坤士林旗艦店、燦坤新光華店活動品牌區,依指定歩驟拍照打卡,上傳至華為台灣粉絲團,即有機會獲得HUAWEI WATCH GT 2e 乙支(兩場次各抽出一支)。 *更多活動詳情,請密切留意華為台灣官方粉絲團。 活動辦法 即日起至 7/13 (一) 於燦坤門市,完成預購MateBook D14 / D15筆電,即可獲得多重預購好禮。 燦坤門市預購活動 【預購門市】 燦坤實體門市:http://www.tkec.com.tw/other_store.aspx?ec=idx-footer3 燦坤線上門市: http://www.tkec.com.tw/dictitleurl.aspx?cid=111496&ec=idx_menu_cid4 【預購贈品】 MateBook D14預購禮,總價值NTD 11,960 1. 郵政禮券NTD 2,000 2. 1TB備咖存儲 (贈品價值NTD 3,990) 3. 降噪耳機 CM-Q3 (贈品價值NTD 2,490) 4. 休閒款雙肩包 (贈品價值NTD 1,290) 5. Microsoft 365 個人版(一年) (贈品價值NTD 2,190) MateBook D15預購禮,總價值NTD 12,268 1. ViewSonic 32”液晶顯示器(建議售價NTD 6,988) 2. 1TB備咖存儲 (贈品價值NTD 3,990) 3. 休閒款雙肩包 (贈品價值NTD 1,290) 【註】注意事項: 1. 訊崴技術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主辦單位”)保留更換本活動為其他等值獎項及修改活動辦法之權利及最終解釋權,如本活動因故無法執行時,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或暫停本活動。前述變更、修改、取消或暫停,主辦單位無須另行通知,依活動網頁公告訊息為準。 2. 參加【燦坤門市預購/上市活動】之消費者須至上述任一指定門市,門市人員將協助您完成訂購,正確的預購 /上市活動辦法將以各門市所公告為準。
-
《科技專訪》深入了解ASUS TUF GAMING電競筆電散熱設計,賦予剽悍造型與絕佳散熱效能
華碩(ASUS)在電競筆電產品的規劃上,除了擁有主打旗艦高階形象的ROG (玩家共和國)品牌之外,還有TUF GAMING品牌,後者以主打軍規穩定與低調潮流等形象,在電競筆電市場打出另一片天! 隨著Intel與AMD皆推出新世代行動處理器之際,ASUS TUF GAMING系列筆電也推出新一代機種,以滿足I粉與A粉的需求,由於電競筆電比一般筆電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散熱設計,因此要如何兼顧外型美觀,同時滿足散熱效能,並維持超低噪音等多種需求,一直是華碩努力克服的目標。以下,就讓PCDIY!帶領讀者們前往華碩電腦總部,來深入了解ASUS TUF GAMING電競筆電的創新與散熱設計理念。 在介紹TUF GAMING品牌電競筆電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其與ROG品牌的區別,產品經理 陳湘沂(Jocie)表示,ROG為華碩的旗艦品牌,主打旗艦(Extreme)玩家市場,因此在規格方面也是電競筆電中最高階的,以賦予玩家最極致的效能與玩樂體驗,ROG旗下的Zephyrus、Strix等系列,都是屬於這個範疇,其以高調、外觀吸睛的造型為主,其中Zephyrus主打輕薄機身卻有頂級效能,涵蓋滿滿的最新技術;而Strix則屬於個性、年輕化,並有針對女性玩家的造型設計,可說這兩種系列各有自己訴求的主打客群。 至於TUF GAMING品牌,則是走「硬派電競」風格,提供入門至中階的玩樂體驗。其目標客群主打學生、白領族群,以及一些想玩遊戲、但並非重度的玩家族群,甚至會拿來當成生產力工具的創作者等客群,都是TUF GAMING的主打對象。由於這類客群經常會把電腦帶出去使用,包含學校、教室、辦公室、咖啡廳等場所,他們不想要太招搖的筆電造型,因此TUF GAMING的背蓋也比較低調,採用雷雕設計。 ASUS TUF GAMING電競筆電的背蓋造型,採用金屬板平面設計,幻影灰色機身的中間有TUF暗色Logo,四個角則有鉚釘與切角造型,下方則採梯形切邊(V Cut)設計,賦予低調潮流的外型元素,這種筆電帶到辦公室時,會讓人覺得相對專業,因此非常符合想要一機兩用的工作者兼輕電競玩家之胃口。 ASUS TUF GAMING在規格可是一點都不馬虎,賦予玩家在同級產品中最棒的規格與效能,包括機身具備軍規等級的耐用度,鍵盤也有RGB背光設計,並可承受2000萬次的按壓耐用性。此外像是ROG系列必備的除塵散熱系統 (後述)設計也都具備,最重要的是,TUF GAMING的價位上非常親民,讓人人都輕鬆擁有高品質的電競筆電。 TUF發音同Tough,有「剛毅」的意義!亦即該系列擁有絕佳耐用性,產品經理蕭邦寧(Bonnie)表示,TUF GAMING電競筆電有Intel平台和AMD平台。Intel平台有ASUS TUF GAMING F15/F17 (FX506/FX706)兩款,搭載第10代處理器,而AMD平台則有ASUS TUF GAMING A15/A17 (FA506/FA706)兩款。皆承襲先前TUF的精神,擁有堅固與耐用的基因,因此都通過MIL-STD-810H軍規測試,包含墜落、抗震、極端溫度 (高溫和低溫)、高濕度等測試條件,以提供玩家們最佳的耐用性。 此外,既然稱作電競筆電,其在硬體規格上也非常講究,以AMD機種來說,這次新一代TUF GAMING A15/A17系列能做到支援AMD Ryzen 9等級的8核心處理器,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2060等級的顯示卡,以提供絕佳的遊戲效能。除此之外,在螢幕上也提供到144Hz的IPS等級,且機身較上一代機種更小更輕薄。電池方面則配置48Whr正規版本電池。 此外,在儲存裝置方面,這一代TUF GAMING筆電裡,提供了兩組M.2 SSD插槽(內建1組SSD,另1組提供使用者擴充用),而在48Whr電池配置下另有預留2.5” HDD/SSD的安裝空間,讓玩家可以再擴充更大容量的儲存裝置,以便安裝更多大型遊戲,或是存放各種創作之作品資料。 此外,TUF GAMING具有DIY Friendly (組裝親和)的特色,在筆電底蓋的右下角螺絲部份,採用易開式設計,當螺絲轉開之後,底蓋的一角就會自動彈起,螺絲不會掉落,讓玩家不需要用指甲去硬摳,即可輕鬆將底板取下,以便進行記憶體升級或是儲存裝置的加裝,升級不費力。 在說明內部散熱結構之前,先來了解TUF GAMING電競筆電的外部設計理念,為讓TUF GAMING強調的剛毅精神能讓玩家一眼就看出來,這次設計團隊在外觀設計上,採用了正六邊形、類似蜂巢式的設計,因為正六邊形組合起來的結構,其密度是最高的,且受力也最平均,以此呈現出最堅固的結構設計。 此外,除了底部採用六角形設計,在筆電的背部散熱孔,也都看得到蜂巢式的開孔設計,就連鉚釘造型也是六角形的設計,以賦予最堅固、最Tough的外觀造型。 為達到最佳化效能,TUF GAMING電競筆電使用全新的散熱模組與散熱風扇,以確保內部的氣流更加流暢。這次TUF GAMING在機身後側中間有進氣孔(請參考圖A),冷空氣從中間進入,並將CPU與GPU的廢熱從兩側的蜂巢式散熱孔排出,另外由於GPU通常比較燙,因此在機身右後側也有開散熱孔,累計共有三個熱空氣出風口,讓廢熱能順利排出。 此外,為搭配散熱氣流路徑,在螢幕的下方同樣採用ROG的造型梯形切邊(V Cut),使螢幕翻開後,不會擋到機身後面的散熱孔,同時讓熱空氣能快速且順利從上方排出,以提升整體散熱效率,維持系統高效能運作。同時也能延長電競筆電的使用壽命 (參考圖B)! 至於玩家也許會納悶,為什麼TUF GAMING底蓋的蜂巢式設計,不是全部都開孔呢?這是因為其開孔部份,是有經由熱對流優化設計,因此能達到最佳的空氣對流效果,以提升整體散熱效率。要是全部開孔的話,反而會造成底部氣流路徑的混亂,無法順利將廢熱排出。 機構熱傳導設計部副理 杻家慶(Jason)解釋,為兼顧TUF GAMING筆電內部所有的系統元件的散熱需求,包含CPU、GPU、VRAM、DRAM、Power MOSFET…等等,由於Power過熱的話,對於CPU、GPU以及系統整體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出風孔徑的大小就必須根據其散熱路徑來設計,有些大、有些小。以上述的氣流路徑圖為例,從機身後面吸入冷空氣之後,就會先將筆電內部中間區的Power和DRAM做到冷卻的作用,接著再將氣流吹到兩側較熱的發熱元件(CPU與GPU),讓廢熱從兩邊與後側排出。 簡單來說,TUF GAMING筆電的散熱開孔設計,都是研發部門實測,做出最優化的散熱路徑之後,才定案的,所以這也就是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其創新理念,不僅兼顧外型時尚美觀,同時又兼顧散熱效率。 在散熱銅管方面,不管是15或17吋、Intel或AMD機種,都可以看到有些散熱銅管是有串接在一起的(上面兩管),有些則是獨立分開的(下面一管)。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能發揮出「熱平衡」的效果。舉例來說,當玩遊戲時,GPU的使用率通常會比CPU還高,產生的熱量也比較多,此時銅導管就能將GPU的高熱傳到CPU那邊,並透過CPU風扇來幫助散熱;反之,當玩家執行CPU高負載的應用程式時,則廢熱就往GPU的方向跑。這樣的用意是,能讓兩顆處理器的溫度快速發散出去,不要過於集中在GPU或是CPU元件上,以達到平衡的散熱效果。 在導熱管內部則含有水,當水受熱時會轉換為蒸氣,蒸氣會往冷端去跑,TUF GAMING筆電參考CPU和GPU的設計功耗(TDP),來微調熱管內部的水量,並算出熱通量的最大值,來達到熱量平衡。加上獨立的那支熱銅管,則可讓GPU的廢熱有多一條的方向(共5個方向)可以散出。CPU則共有4個方向可以散出。至於玩家所看到總共有2+1根銅管的設計,是因為這樣搭配的最大熱通量,已可符合該機種的最佳散熱效率。因此不需要像其他廠商一窩蜂塞入更多銅管,同時也可減少重量與體積。 那麼要是執行那種又吃CPU又吃GPU資源的應用程式時,銅管兩邊同時發熱的情況會怎麼樣呢?結果是:廢熱會往溫度比較低的方向跑,有點「哪邊涼快哪邊去」的現象!當然兩邊都太熱的話,系統就會讓散熱風扇轉快一點。 再來看看風扇部份,由於風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導流角色,為兼顧其低噪音量以及散熱效率,TUF GAMING筆電都會搭配最適合轉速的風扇,以達到該機種的最佳散熱效率,也因此CPU和GPU所搭配的風扇不一定會相同。 此外,筆電的風扇長期使用下來很容易積塵。因此,TUF GAMING筆電也採用跟ROG一樣的特殊除塵通道,能匯集並將微粒、粉塵導出機身,以預防因灰塵堆積而犧牲的內部散熱元件之效能,同時提升整體系統的穩定性。 提到風扇的部份,玩家也可以透過Armoury Crate軟體裡面的HyperFan功能,來設定不同的模式,TUF GAMING機種提供靜音、效能和Turbo等三種模式,讓玩家可以針對不同應用情境來做設定。例如要將筆電帶去圖書館或是會議室開會,此時就可以設定成靜音模式,若需要玩遊戲的話,就可以調整至Turbo模式。由於每個模式都有其定義的風扇轉速與效能等級,因此不用擔心系統會有過熱的問題,就算開到Turbo模式,風扇轉速全開,噪音也只有到48dB,不會吵雜。 透過上述的散熱3招式,賦予TUF GAMING電競筆電能兼顧高效能、低噪音與絕佳散熱效率,讓玩家不管是工作或是遊戲,都能游刃有餘。以目前TUF GAMING的散熱設計來說,可以支援到AMD Ryzen 9 4900H與RTX 2060。而Intel機種亦可支援到第十代Intel Core i7-10750H。那麼未來機種是否有可能支援更高檔的版本呢?答案是肯定的!亦即未來TUF GAMING也會有更高規格版本推出喔! 先前TUF GAMING的上蓋,還是標示著ASUS的Logo,隨著TUF GAMING品牌電競筆電主攻年輕世代,必須賦予新的信仰圖騰,以打造新的流行元素,因此這一代的TUF GAMING電競筆電已改成TUF的圖騰,該圖騰看起來是TUF三個字所組成,含有盾牌跟翅膀的意義。此外,產品也隨附信仰貼紙,以期攻佔消費者的心! 透過上述分析,可知華碩TUF GAMING團隊在設計TUF GAMING系列輕電競筆電時,就融入該品牌訴求的Tough(剛毅)基因,來打造出兼顧蜂巢式外觀設計、具備熱平衡的導流設計,再搭配低噪音風扇,讓玩家們享有工作與娛樂一機兩用的全新選擇。 此外,TUF GAMING筆電以DIY Friendly的設計,賦予玩家輕鬆升級的特色,為筆電增加戰力,再搭配其售價非常親民,讓學生、上班族、創作者都能負擔得起的價格來入手!不管是15吋或17吋,AMD或Intel機種,入門或中階GPU,玩家都能挑選到適合自己的TUF GAMING電競筆電,不僅在工作上能得心應手,在遊戲時也能玩得暢快!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
Apple A12Z GPU效能亮眼! 以Rosetta 2模擬x86下,OpenCL效能贏過Ryzen 5 4500U與Core i7-1065G7
Apple於WWDC 2020發表了macOS Big Sur (v11.0)作業系統,支援ARM與Intel架構的macOS App,並正式宣布將在兩年內,連袂推出內建A12Z Bionic處理器的Mac Mini開發者電腦套件,讓Apple程式設計師有實際機器可以測試將macOS App改編譯成ARM架構後的執行狀況。 雖說以A12Z Bionic處理器的ARM指令集,並透過Rosetta 2來模擬x86指令集,以執行那些x86架構的macOS App的話,業界都預期效能會慢很多。日前就有人的字樣,此代表以Rosetta 2模式來執行x86 Mac Apps的vCPU模式,結果測得其CPU執行效能,在Geekbench 5 (x86版)的跑分結果可以看到,單核約為830~850分,多核則是2930~2970分,其效能甚至不如內建A12Z的第二代11吋iPad Pro以Geekbench (ARM版)得到單核1115~1125分、多核4640~4680分的執行效果。 當然啦!拿Geekbench (x86版本)以ARM模擬x86的方式執行,當然效能不如以Geekbench (ARM版本)以ARM原生執行的效能快!但是有趣的是,既然CPU模擬效果仍待加強,那麼GPU的執行效果如何呢?從之後,也能找出以Rosetta 2模式來執行GPU跑分,結果達到11535 (Metal模式)與11389 (OpenCL模式),這樣的成績就與第二代11吋iPad Pro非常接近了,這樣的分數也比內建Intel UHD 630 GPU的MacBook Pro (Core i7/i9)分數表現(5000多分、OpenCL模式)好一倍以上! 那麼跟當今x86架構的輕薄筆電相比呢?這樣的成績是否有比較強?根據拿上述的跑分,拿來與內建AMD Ryzen 5 4500U (6 CU)的HP Envy x360 Convertible 15筆電相比,結果其OpenCL為11034分,相較於A12Z (8 CUs)的11315分還慢一點點。看來A12Z的GPU效能(8 CUs, 1GHz),比AMD Radeon Vega GPU (6 CUs, 1.5GHz)表現還好! 該也另拿內建Intel Core i7-1065G7的Microsoft Surface Laptop 3進行相比,其內建Iris Plus Graphics,擁有64 CUs,但在OpenCL下只有獲得11224分,比A12Z的11315分還慢一丁點!看來A12Z的GPU效能(8 CUs, 1GHz),也比Intel Iris Plus GPU (64 CUs, 1.5GHz)表現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A12Z的GeekBench Compute分數,都是透過Rosetta 2模擬x86指令集之後,搭配Geekbench (x86)所得到之模擬模式下的成績。因此,要是等Geekbench推出ARM版本的Mac App之後,A12Z就可以原生ARM指令集來執行,免透過Rosetta 2,效能還會再提升! 如果以這樣的態勢來看,目前在iOS、iPadOS已經有非常多的遊戲,以原生ARM架構在Apple處理器上面執行,並具備流暢的畫面來看,相信當ARM版本Mac大舉上市之後,會有更多從iOS、iPadOS移植到macOS平台的3A級遊戲出現!讓玩家在Mac App Store下取得 (或是併入Apple Arcade底下),屆時Steam執行檔也應該會推出純ARM的執行版本。這樣一來,對輕遊戲玩家來說,與其選擇很多遊戲跑起來卡卡的x86筆電搭配Steam平台,不如選擇許多遊戲已經優化且跑起來還滿順暢的ARM Mac筆電搭配Mac App Store平台! 目前的A12Z還是8核心設計,但據悉未來第一款採用ARM架構的Mac正式推出時(預估2021~2022年),將會採用「5nm製程」、12核心的Apple Silicon (可能叫做A13Z或A14Z等),採用8大核的Firestorm核心 (高效能為主) + 4小核的Icestorm核心 (高能效為主),因此屆時將會有更好的CPU與GPU效能表現。 也許2021~2022年之後,就連Office與不少創作者軟體(如Adobe Creative Apps)都推出ARM Mac優化的版本之後,屆時反而基於x86架構的輕薄筆電要小心了!不管是內建AMD Ryzen Mobile還是Intel Mobile Core處理器的Windows 10輕省筆電,到時候有可能都敵不過內建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Mac輕省筆電。因為:論效能,Apple贏;論功耗,Apple也贏,論軟體生態圈,Apple還是贏! 總之,ARM架構處理器一直以高能效特色在行動市場一路吃香,當ARM架構處理器往效能邁進之時,x86筆電的優勢還剩下什麼?會不會輕省筆電都被ARM拿去,而x86只剩高效能電競/創作者/工作站筆電市場嗎?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囉!
-
振興券放大術!華碩破天荒回饋「三倍X三倍」最高1千變9千!華碩經銷通路振興再加碼 豐富好康拿不完
華碩為迎接畢業季及開學季換機潮,上月中於台北八德光華商圈布局街邊旗艦店,搶佔戰區商機,今再宣布響應政府「振興三倍券」政策,祭出「振興有禮,華碩挺你」限時優惠活動,破天荒推出華碩史上最高金額禮券登錄禮,全力加碼助攻!提供有意購機、更換電腦相關設備的消費者多項優惠,加上政府發放的振興券,最高可讓1千變9千 ,將振興三倍券效益發揮到最大!7月3日至8月16日,於全台華碩通路購買華碩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指定機種,如:ZenBook Pro Duo(UX581)、ROG Zephyrus Duo 15(GX550LXS),線上登錄最高送價值NT$ 6,000家樂福禮券;指定機種還可享有全球2年保固與首年完美保固的獨家優惠,不限通路,同享優惠!同時,消費者透過華碩經銷通路購買華碩產品,還可再享多重振興加碼活動;如電商平台可有消費滿額或指定信用卡回饋加碼、華碩實體經銷門市購買指定機種,可享多項豐富好康專屬優惠,包含:現折優惠、分期0利率、抽獎活動等,讓消費者好禮拿不完。更多活動詳情,請參考:https://www.asus.com/tw/events/infoM/activity_2020_ASUS_revitalize_event/ 。 7月15日至8月16日,於全台華碩通路購買電腦周邊設備指定機種,包含:電競螢幕、ProArt專業螢幕、可攜式螢幕、電競機殼、WiFi 6無線路由器、電競耳機、電競滑鼠、電競鍵盤、護眼螢幕等產品,皆享有指定機種現折優惠。ROG Strix RTX2080S O8G Gaming電競顯示卡、ROG Strix TRX40 E Gaming主機板,更祭出最高「現折」NT$6,000超狂優惠;此外,另有NT$ 3,000優惠專區商品及會員VIP點數限時雙倍送(7月15日至7月31日),更多超值優惠商品與活動詳情,請參考:https://www.asus.com/tw/events/infoM/activity_2020_ASUS_9Times_event/。 「買指定系列登錄送家樂福禮券NT$6,000」 [ZenBook系列] : UX581 [ROG系列] : GX550LXS/ GX701LXS/ GX502LXS/ G732LXS 「買指定系列登錄送家樂福禮券NT$2,000」 [ZenBook系列] : UX481/ UX534/ UX434/ UX463 [ROG系列] : GX701LWS/ GX502LWS/ G732LWS/ G532LWS [家用主機系列] : S640MB指定型號/ S641系列/ S700TA系列 「買指定系列登錄送家樂福禮券NT$1,000」 [ZenBook系列] : UX325/ UX425 [VivoBook系列] : S533/ S433/ S333/ S403 [ROG系列] : GU502/ GA502/ GA401/ G532LV/ G712/ G512 [家用主機系列] : S340MF指定型號/ S300TA系列 (限i3 CPU以上) 「振興券放大術 一千變九千」現折NT$6,000最有感 ROG Strix RTX2080S O8G GAMING電競顯示卡,原價NT$28,990,限時特價NT$22,990 ROG Strix TRX40 E GAMING主機板,原價NT$17,990,限時特價NT$11,990 「NT$3,000專區」 RT-AX56U WiFi 6 無線路由器,原價NT$4,290,特價特價NT$3,000 TUF Gaming H7 Wireless無線電競耳麥+TUF Gaming M3電競滑鼠,原價NT$4,280,限時特價NT$3,000
-
MSI台北多媒體展開跑 GE66 Raider炫彩電競筆電全台首賣,熱銷推薦筆電享萬元優惠
2020台北國際多媒體展將在明日(7/3)於世貿一館開展,MSI在本次活動獨家推出新品及購機優惠方案!GE66 Raider全方位炫彩電競筆電新品到貨獨家開賣,並領先業界推出多達30款筆電新品,搭載最新第10代Intel® Core™ 處理器,為市場上產品線最齊全的高階領導品牌!會場選購任一款筆電,即送防毒軟體、Lucky龍周邊等價值$2,950成交禮,每日限量早鳥送質感專用後背包。GS/GE系列電競筆電會場獨家送Lucky造型悠遊卡,指定機款再加碼送曲面電競螢幕、潮流風衣、電競耳機、運動水壺等最高價值超過NT$8,000的玩家配備;創作者筆電指定款加碼送萬國轉接頭、TYPE-C連接埠、側背包、鍵盤膜等精緻配件。精選暑期推薦機款最高降萬元,選擇最多元、優惠最大檔,選購新配備的最佳時機就在MSI台北多媒體展!MSI耕耘電競市場多年,並超前部屬創作者系列產品,雙主軸產品營運下再添成長力道,適逢迎接暑期到來與國內疫情趨緩,MSI預期本次多媒體展能順勢帶動七、八月旺季銷售動能! 充滿未來科技感的全新旗艦電競筆電GE66 Raider,在玩家引頸期盼下終於將在多媒體展首賣!GE66 Raider是科幻與炫彩的完美結合,絢麗的外型設計、充滿速度感與不妥協的極致效能,皆是見證未來科技發展的創新結晶。鋁合金材質機身的GE66 Raider,搭配耀眼的鈦銀金屬切邊處理,彷彿浩瀚宇宙星河中的一道光芒。特別的是,GE66 Raider採用前所未有的全景炫光燈效,掌托處配置橫幅的Mystic Light bar,可顯示多達1670萬種色彩,玩家能自定義出具有個人風格的炫彩燈光效果! GE66 Raider較前一代產品更輕巧,同時帶來更震撼的極致效能。獨特的切邊處理設計讓15.6吋的機身顯得更加纖薄簡約,是力與美的絕佳結合。GE66 Raider搭載240Hz IPS等級電競面板,帶來極致生動鮮明的畫面呈現!配備99.9Whr大容量電池以大幅提升續航力,GE66 Raider是玩家隨時暢玩遊戲大作的夢幻逸品!GE66 Raider首波推出兩款規格選擇,建議售價NT$75,900起,於台北多媒體展選購即享會場優惠價及最高價值超過八千元的加碼贈品! MSI於今年四月推出的全新輕薄電競GS66 Stealth,對比以往遊戲氛圍濃厚的紅黑配色,GS66 Stealth採用純黑色、高端金屬質感的低調沉穩設計。極致纖薄的機身更搭載最新99.9Whr大容量電池,電池續航力大幅提升,沿襲Cooler Boost Trinity+獨家散熱設計精髓,全新三組散熱風扇的葉片厚度僅有0.1mm,卻能帶來10%的風流增加,提供更好的散熱效能。GS66擁有大容量電池和最佳的散熱能力,完美符合白天工作、晚上遊戲打怪的玩家型態,彷彿暗夜騎士的秘密武器。GS66 Stealth上市以來廣受消費者喜愛,已榮登第二季最熱銷機款之一。會場選購GS66 Stealth享獨家優惠價,最高再加碼送萬元贈品。 迎接炎炎夏日,最好的選擇就是在家開電競趴!MSI台北多媒體展除了推出全新GE66 Raider,全系列電競筆電、創作者筆電同步升級搭載最新第10代Intel®Core™ 處理器,共推出超過30款新品,為市場上產品線最齊全的高階領導品牌!購買任一款MSI筆電,即贈送PC-cillin 2020防毒軟體兩年版,為你的配備提供完整的防護。多媒體展會場選購,再送環保購物袋、Lucky龍公仔磁鐵、Lucky龍搖搖公仔筆、紓壓球等價值$2,950成交禮,每日限量前25名早鳥送質感專用後背包。選購GS/GE系列電競筆電,會場獨家再送Lucky造型悠遊卡(市價NT990)。 因應暑假到來,MSI推出豐富的購機優惠,電競筆電指定款加碼送Optix G241VC 24吋曲面電競螢幕、潮流風衣、電競耳機、運動水壺等最高價值超過NT$8,000的玩家配備,創作者筆電全系列送旅行萬國轉接頭、TYPE-C多功能擴充埠、專用側背包等價值NT$2,990精緻配備,Prestige/Modern系列再加碼送專用鍵盤保護膜。
-
ROG玩家共和國攜手全球電音才子「Alan Walker」跨界合作,專為Alan Walker量身訂製ROG Zephyrus G14限定版 盡顯型格出眾的舞台魅力
ROG玩家共和國今日宣布攜手全球知名電音才子Alan Walker跨界合作,將於今夏陸續發表「ROGxAlan Walker」形象影片與幕後花絮,並搶先曝光Alan Walker最新單曲,而專為Alan Walker量身訂製「ROG Zephyrus G14」限定版,可為其增添令人驚豔的舞台風采。全新跨界合作再次注入嶄新生命力,串聯玩家與樂迷的深刻連結,讓「潮」電競品牌形象邁向全新里程碑。 ROG玩家共和國以「天生無懼」品牌精神穩居電競領導品牌地位,而以「無所畏懼」精神勇闖音樂創作領域、躋身全球知名音樂製作人的Alan Walker,為ROG玩家共和國跨界合作的絕佳首選。曾與Hans Zimmer、A$AP Rocky與Sabrina Carpenter名人合作,並為《絕地求生M》、《死亡擱淺》等知名遊戲創作「On My Way」、「Ghost」主題單曲的Alan Walker表示,「徜徉音樂創作與奔馳遊戲世界,是我最享受的生活重心與靈感來源;自踏入創作領域以來,為玩家們打造許多遊戲音樂內容,而這次相當興奮能與ROG玩家共和國合作,期待建立更深刻的連結與共鳴,滿足玩家與樂迷們的期待。」 為讓Alan Walker在任何演出皆能風靡全場,ROG玩家共和國為其量身打造全球兩台的「ROG Zephyrus G14」 Alan Walker限定版,完美揉合「ROG、音樂風格、潮流文化」三大元素,其外型採用光滑亮面的白色機身與潮流文化的斜紋設計,搭配Alan Walker縮寫的「AW」標誌,並於機身雷射雕刻「ROGxAlan Walker」,打造獨一無二、獨樹一格的電競筆電,更為其訂製代表電音文化的螢光綠外盒、純白色系筆電包專屬配件,讓Alan Walker攜帶至任何場合皆能盡顯個人風格;而全球首款搭載ROG動態編程LED顯示器(AniMe Matrix™),能將動畫與音訊視覺化,讓每個音符以栩栩如生的圖案躍然眼前,以夢幻逸品姿態彰顯ROG玩家共和國對於美學與工藝細節的無盡追求,如同沉澱後淬生的完美象徵,成為迄今最佳的潮流電競筆電。 此外,為滿足Alan Walker音樂創作與馳騁遊戲世界的使用需求,「ROG Zephyrus G14」 Alan Walker限定版搭載最新七奈米AMD® Ryzen™ 9八核心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2060顯示卡,以風馳電擎的速度完成高強度運算,彈指之間即能完成專業音樂創作的效能需求,並內建通過PANTONE®認證的14吋120Hz IPS級窄邊框螢幕與四顆搭載Dolby Atmos技術的揚聲器,不僅提供順暢零延遲的遊戲畫面,更具備5.1.2聲道虛擬環繞音效,完美呈現極致動態範圍與超低失真音效,賦予全面進化的聲光效果,不論Alan Walker身處任何地方,皆能隨時坐享劇院級的視聽娛樂饗宴。
-
振興經濟DIY:6,000元「有感」升級電腦閃亮亮 ft. XPG周邊套件
隨著台灣的疫情狀態逐漸趨緩,政府為讓這段期間大受影響的經濟復甦,決定於7月份發行「振興三倍券」,相信許多人的腦中應該都在盤算著該怎麼利用這筆錢吧?小編自然也不例外,有了花1,000元拿3,000元的額度,只要找一位家人 (如弟弟或妹妹)來幫忙,總共只付2,000元的費用就等於有6,000元的預算,突然讓小編覺得一直沒完成的自家電腦升級有了操作的好機會,這下子可以好好想想怎麼下手才能發揮6,000元振興券的最大效果囉!不然轉眼間就又到了遊戲廠商的夏季特賣、怎麼也要讓電腦進入備戰狀態才行! 小編這台5年前組裝的電腦,事實上在今年過年時期就已經有過一次升級,理由是因為想利用年假玩《決勝時刻:現代戰爭》(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同時體驗光追(Raytracing)的魅力,於是忍痛奉獻了年終獎金來召喚NVIDIA GeForce RTX 2060 SUPER顯示卡入手,畢竟處理器仍是i7-6700K,直接升級GTX 960上RTX 2060 Super在打Game上面的效果差異最明顯。(所以不要問小編為什麼不升級9代或AMD真香,因為還能用啊~) 可是有個很殘念的事情是,小編的奶油桂花手甚麼時候不發作、偏偏是升級顯示卡的時候大發威,組裝好了卻不小心「回」到機殼的側透玻璃,所以直接祝賀「碎碎平安」了~ (;´༎ຶД༎ຶ`) 這下子直接讓小邊有連機殼都換掉的念頭(當初也是隨便挑),好在小編的獎金在孝親之後還剩下一些,原本隨便挑的機殼也是看膩了(很普通),最近工作上又摸了很多款漂亮機殼心癢癢,乾脆一次換掉好了,挑的正是當時熱門的XPG Battlecruiser「戰巡艦」機殼,想要來體驗一下RGB燈效的魅力。(正面那3顆ARGB風扇的確很炫) 但問題來了,小編完全忽略了一件事,在把所有零件轉移之後才發現自己這款5年前的ASUS Z170-P主機板沒有能夠支援RGB的插槽啊!天啊,除了手殘弄碎側板還不夠,現在是摸太多新主機板忘了舊板子沒onboard嗎?還是要拿舊的燈條來假裝一下?當下已經花光預算的狀態只能等下一波升級再一次解決吧,這也造成了自新年購入戰巡艦機殼之後,一路用著無法發光的電競桌機直到現在的窘狀。 基於這樣的情況與振興券的來臨,無疑是替小編的心臟注了一管強心針,這下升級有望,以現階段產品的進步速度,這5年之間可不只有顯示卡、處理器大幅提升效能而已,像是M.2 SSD、DDR4-3200等規格的演進也讓電腦的整體效能可以再上一個台階,不過小編目前就缺實現主機RGB的夢想,畢竟這可是歷經一波三折的艱辛升級之路(泣 在這次的升級計畫中,小編預計使用2,000元現金+4,000元振興券來進行「有感」升級(預算只有這些…因為只凹到弟弟的扣達),不僅要讓規格有感提升,更要讓「視覺」煥然一新! 處理器:Intel Core i7-6700K 主機板:ASUS Z170-P 記憶體:16GB DDR4-2666 硬碟:256GB SATA 6Gbps SSD + 2TB 7200RPM HDD 顯示卡:Gigabyte GeForce RTX 2060 SUPER GAMING OC 8G 特別說明:整個改造計畫在振興券正式上路之前,小編事先利用公司現有的零組件做預裝(報價也是以目前的價格為主),至少先看看這樣裝起來的感覺合不合(算是小編的額外工作福利?!),等到振興券正式上路就可以直接入手,大家也可以比照辦理喔! 事實上6,000元的預算說多不多,但說少其實也不算少。撇開小編才剛升級過的顯示卡之外,想要再向上提升運算效能的話,這樣的預算可能還是有些勉強,以CPU的部分來說,不論是換「牙膏牌」還是「真香牌」,確實都能在效能上有顯著的幫助。 然而別忘了,現今的CPU的腳位早已和小編電腦的主機板不相容,升級勢必連帶更換,因此以這樣的預算要換CPU和主機板,就只能選擇等級較低的了,但這樣又有一點過於將就,而且大多數3A遊戲對於CPU來說並非那麼的吃重,以小編主機的CPU等級,搭配2060 Super顯示卡,其實還是能夠應付得來。 5年前SSD的價格雖然稍微下降,但還是相當昂貴,同時M.2 NVMe規格的SSD,在市場也是相當的稀有,以致於小編當時在組電腦的時候,選擇以256 GB SATA 6Gbps SSD作為安裝系統之用,並搭配2TB HDD硬碟,用來儲存遊戲和各式各樣的資料。 由於HDD的讀寫效能相當有限,除了平時第一次啟動遊戲需要稍微多等一下之外,面對一些採用開放式地圖的遊戲,當程式需要頻繁且大量的從硬碟中讀取地圖資料和材質包時,就會因為HDD的效能限制,使得遊戲Lag的情況頻頻發生。特別是在遊戲中搭乘載具,就會不斷遇到遊戲需要讀取地圖資料而出現畫面凍結或畫面破圖等問題,玩起來的體驗非常糟糕! 所以在這次的小編升級電腦計畫中,加裝一條SSD來滿足高畫質遊戲的需求,已然是絕對必要的了。剛好Z170-P這塊主機板有提供M.2 SSD的插槽,並且完整支援PCIe 3.0x4的傳輸規格,可發揮出目前市面上大多數主流PCIe 3.0 NVMe SSD的完整效能。 至於在SSD的挑選上,相較於5年前的稀有又昂貴,如今M.2 SSD在數量和種類選擇上可說是相當豐富了,幾乎已經是組裝電腦時的標配置之一。在如此眾多的選擇中,小編看中的是XPG Spectrix S40G,至於容量因考量到要用來裝遊戲,所以選擇512GB的版本。 對於忍受無光主機長達5年的小編來說,XPG Spectrix S40G最吸引小編的要素莫過於具備RGB燈光元素的設計!此款SSD在推出的時候,就抓住了不少玩家(包含小編在內)的眼球,同時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RGB M.2 SSD之一。由於SSD的燈效不需要額外燈光控制排線,所以即使是5年前的老舊主機板,也能直接安裝上去,並立即從黑暗中帶來光芒,不必費心去想拉線問題! 在效能方面,XPG Spectrix S40G SSD循序讀寫速度可以達到3500/3000 MB/s,表現相當不錯,相信可以讓小編擺脫玩遊戲一直等待資料讀取而Lag的噩夢,同時,這款SSD還提供5年有限保固,讓小編可以一邊大膽地去囤積和遊玩各種遊戲,一邊有充足的時間儲蓄下一筆換機的費用。 這5年間RGB產品輩出,其中轉變最為明顯的大概是就是記憶體了,從最初連散熱外殼都不是特別常見,到現在無RGB不歡的設計,望向主機內部那兩條裸裝的記憶體,想想也確實該升級一下了,畢竟記憶體就和硬碟一樣,從來不嫌容量少,又能美化整個主機內在,何樂而不為呢? 如今,有RGB設計的記憶體數量非常的多,幾乎都快要變成標配了,因此想要挑選到自己喜愛的外型並不是什麼難事。而小編個人對於科技產品的外觀特別偏好方正、剛硬且比較低調一些設計,相對的圓潤、不規則的多邊形或是過於誇張狂暴的設計,就比較難打中小編的心。 在尋遍各大網路賣場並且經過比價之後,小編最終挑選了XPG D50G DDR4-3200記憶體,並選擇了8GBx2的版本。在外型上XPG D50G方正的外型搭配金屬髮絲紋的金屬散熱片,完美符合小編喜愛的剛正且低調的設計! 想當然的,此款記憶體也有支援RGB燈效功能,左右兩側使用了類似的寶石狀的三角形設計,同時在脊背處也有開闢導光條,所以即使小編另外兩條記憶體不會發光,也不會奪去XPG D50G的光彩。 在規格方面,小編選的是DDR4-3200版本,不選更高速的原因除了成本預算因素之外,這塊Z170-P主機板在記憶體速率上只能支援最高3200MHz (超頻最高為3466MHz),此外,另外兩條舊的記憶體的速率也只到2666MHz,混插的結果就是速度會被鎖定在2666MHz。 不過相較於容量可以直觀的看到增加,記憶體的速度在一般生活中的影響不是特別容易察覺,所以小編不會特別介意兩組記憶體速度不同的問題,加上XPG D50這組記憶體的CP值相當高,3200MHz的版本開價不到2,000元,大不了忍耐一下,等下個月領薪水的時候再買一組來替換,讓4條記憶體插槽都閃爍的RGB的光芒,想想好像也是挺不錯的選擇。 在這次的組裝升級計畫中,除了讓主機內在硬體可以更加滿足現今的娛樂需求之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想辦法讓原本的「無光」機殼能夠成功點燈!由於小編的舊主機板沒有任何RGB或ARGB的插槽,因此必須使用一些「額外」的方法,才能夠把裝在機殼內的各種風扇一一點亮。 要在燈光的部份解決新舊硬體之間的鴻溝,最簡單的方法大概就是購買RGB控制盒了,組裝時只要將所有零件的RGB排線串接之後,再與控制盒連接並接上電源供應器,理論上就能讓夠讓各項RGB零件發光。然而玩家如果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的話,應該會發現RGB控制盒的價格相當混亂,整體來說都接近千元的價位,同時很多賣場頁面也沒有特別的去說明產品的相容性,畢竟RGB (4 Pin)和ARGB (3 Pin)的插槽是不能共通的,在下單前務必要睜大眼睛。 正當小編在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想到小編曾經介紹過的有附贈XPG ARGB燈光控制器,只要是標準3 Pin ARGB的零件都能夠支援,加上小編的機殼正是XPG戰巡艦,在相容性上應該夠有保障。 至於價格方面,與單買一個控制器就近千元的價位相比,XPG Prime ARGB燈光排線組的價位,也就相當於兩個控制器的價格差不多,既可以獲得控制器讓機殼發光,還能進一步增加「RGB」的效果,相較之下買整組給小編的感覺會比較划算一些,剛好剩下的預算也足夠,既然都想要整台主機閃閃亮亮了,何不乾脆做得更加徹底一點呢? 在挑選完升級零件,並把6,000元撒出去之後,接下來要做的自然就是將它們全部裝入主機之中,並進行新機的「點燈儀式」啦!得益於XPG Prime燈光排線組附贈的ARGB控制器,主機的ARGB風扇終於能夠發光了!在按下主機電源開關的那一瞬間,黑暗的房間立刻被五彩斑斕的光芒給照耀,此外還可以透過控制器切換各式各樣的燈光模式,真是太感動了!歷時5年小編夢寐以求的RGB主機,總算能「得償所望」! 整體來說,在看到整個機殼能夠閃閃發亮之後,小編的內心其實就已經相當滿足了,不過還是要說明RGB控制器在功能上還是有一定的限制,由於不是所有的零件都能接上RGB控制器,可能會讓一部份的RGB周邊沒有辦法和其他零件一起進行燈光同步喔! 以小編的電腦為例,除了風扇與排線之外,其中SSD和記憶體只能以預設的燈光狀態閃爍,這是因為Z170時代,各家主機板廠商還沒有推出像是ASUS AURA、GIGABYTE RGB Fusion、MSI Mystic Light、ASRock Polychrome Sync等燈效同步程式,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另外透過軟體來做調整,但對於一台原先完全不支援燈效的舊電腦來說,比起更換主機板和CPU所要花費的成本,使用RGB控制器還是相對划算且簡單的。 小編利用這是政府推出的振興經濟優惠,一口氣對主機的長期積怨進行一次了斷(沒有閃亮亮就是沒fu),正所謂無RGB不電競,在讓硬體升級之餘,還幫主機添加幾道RGB燈光元素,以補償這幾年下來的缺憾。這次的計畫,終於讓因意外不會發光的機殼恢復應有的光彩,就連部份升級後的硬體零件也連帶提供RGB元素,如此一來,才能讓主機達到全方位的「有感升級」! 以下就來統計這次從無光升級到有光的整體花費吧! 只要花上述的費用,就能一次記憶體容量提升,能載入更多程式,且改用SSD之後讀寫速度更快,不用擔心大型遊戲載入會發生Lag的問題,此外,主機板的發光排線以及RGB控制器,也讓原先機殼內的風扇全部點亮,讓原先黯淡無光的機殼一次亮了起來,真可說是非常棒的升級!家人的幫忙也總算有了結果! 這次的升級,因為主機板年代的關係,讓RGB燈效控制上有些許的限制,但整體的效果已讓小編非常滿意,若是硬要說有什麼缺憾的話,大概就是CPU風扇以及舊記憶體沒有跟著發光而已,好在這兩樣零件的價格都不算太貴,只要手遊少課個幾單,很快就能存一些錢來彌補這個部分缺憾了,當然前提是要小編能克制下來的話!(哈 整體來說,這次適逢「振興三倍券」的發放,讓小編得以實現夢想,相信玩家們對於自己玩了一陣子的電競主機,可能也有一些亟待想要換掉或升級的元件,不如趁著這次的振興券補助,讓自己輕鬆成為電競電腦的續命之徒吧!只要花少許的成本,就能將主機進行大升級與大翻新,讓視覺效果與使用體驗都能同時升級有感喔!(小編已經準備存錢升級處理器跟主機板了…這樣才能全部同步啊) 廠商名稱:ADATA - XPG -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309-309 廠商網址:
最多人點閱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體積小巧照樣能征服全場、文書/追劇/創作/打Game通通OK,技嘉BRIX S BRR7H-4800開箱實測
- 4K OLED螢幕加持、全方位筆電的代名詞,ASUS ZenBook Pro Duo 15 OLED(UX582)開箱評測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GIGABYTE AERO 15 OLED筆電開箱動眼看,OLED面板搭15.6吋4K螢幕 X-Rite Pantone專業校色認證
- 浩鑫Shuttle XPC nano NC01U實測開箱,僅0.5公升迷你電腦!
- Intel NUC5i5RYH實測開箱,Broadwell迷你電腦中的資優生!
- 17吋電競筆電之王,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重裝上陣!
- 躍上神壇的秘密武器、AMD Ryzen 7 PRO 4750G強力加持ASRock Deskmini A300效能狂升
- 純正電競元素延續、XPG首款電競筆電XENIA 15開箱評測,高質感外觀搭配高效能硬體
- ROG Zephyrus M「無懼.西風之神」效能實測,高規格又輕薄的電競筆電
- 二合一翻轉觸控、是筆電也是超強平板,Lenovo Yoga 9i開箱體驗